程序師世界是廣大編程愛好者互助、分享、學習的平台,程序師世界有你更精彩!
首頁
編程語言
C語言|JAVA編程
Python編程
網頁編程
ASP編程|PHP編程
JSP編程
數據庫知識
MYSQL數據庫|SqlServer數據庫
Oracle數據庫|DB2數據庫
 程式師世界 >> 編程語言 >> C語言 >> C++ >> C++入門知識 >> 從排序開始(一)冒泡排序、插入排序與選擇排序

從排序開始(一)冒泡排序、插入排序與選擇排序

編輯:C++入門知識

學習算法,怎麼可以不懂排序?但很多時候,我們習慣了用 sort 和 qsort,對於具體排序,我們也許真忘光了。我們先從O(n^2)的常用排序開始。   冒泡排序(Bubble Sort): 說起排序就不能不說冒泡(Bubble Sort),它非常簡單,維基中這樣解釋“重復地走訪過要排序的數列,一次比較兩個元素,如果他們的順序錯誤就把他們交換過來。走訪數列的工作是重復地進行直到沒有再需要交換,也就是說該數列已經排序完成。這個算法的名字由來是因為越小的元素會經由交換慢慢‘浮’到數列的頂端。”   復雜度: 最差時間復雜度:O(n^2) 最優時間復雜度:O(n^2) 平均時間復雜度:O(n^2)   穩定性:穩定   我寫冒泡通常這樣寫: [cpp]  void bubbleSort(int arr[],int n)   {       for(int i = 0;i < n;++i)       {           for(int j = i+1;j < n;++j)           {               if(arr[i] > arr[j])               {                   int t = arr[j];                   arr[j] = arr[i];                   arr[i] = t;               }           }       }   }         基本思想是從數組中拿出第一個元素,然後開始和它後面的元素比較,只要發現比它輕,就交換兩個元素,這樣,一遍過後,最輕(最小)的元素就冒到了數列的頂端。然後第二趟把第二輕的元素冒上來,依此類推,到最後數列就是有序的。一句話說,就是每一次都選出最小的數字,讓它冒出來。 冒泡還可以這樣寫: [cpp]  void bubbleSort(int arr[],int n)   {       for(int i = 0;i < n-1;++i)       {           for(int j = 0;j < n-i-1;++j)           {               if(arr[j] > arr[j+1])               {                   int t = arr[j+1];                   arr[j+1] = arr[j];                   arr[j] = t;               }           }       }   }           這是每一次都把最大的元素沉下去。效果是等價的。 冒泡也可以優化,但畢竟是一種效率低下的算法,無法擺平均O(n^2) 的命運。 一種常見的優化就是記錄每一次遍歷的過程是否有交換值,沒有的話說明後面已經是有序的,直接跳出循環   [cpp]  void bubbleSort(int arr[],int n)   {       for(int i = 0;i < n;++i)       {           bool flag = false;           for(int j = i+1;j < n;++j)           {               if(arr[i] > arr[j])               {                   int t = arr[j];                   arr[j] = arr[i];                   arr[i] = t;                   flag = true;               }               if(!flag) break;           }       }   }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也是一種平均O(n^2)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構建有序序列,對於未排序數據,在已排序序列中從後向前掃描,找到相應位置並插入。插入排序在實現上,通常采用in-place排序(即只需用到O(1)的額外空間的排序),因而在從後向前掃描過程中,需要反復把已排序元素逐步向後挪位,為最新元素提供插入空間。”維基的這幅圖很直觀的解釋了插入排序:   算法步驟為: 1、從有序數列 { a[0] } 和無序數列 { a[1],a[2],a[3],…,a[n-1] }開始進行排序; 2、處理第i個元素時(i=1,2,3,…,n-1),數列 { a[0],a[1],a[2],…,a[i-1] }是已有序的,而數列{ a[i],a[i+1],…,a[n-1] }是無序的。用a[i]與a[i-1],a[ i-2],…,a[0]進行比較,找出合適的位置將a[i]插入; 3、重復第二步,共進行n-i次插入處理,數列全部有序。   復雜度: 最差時間復雜度:O(n^2) 最優時間復雜度:O(n^2) 平均時間復雜度:O(n^2) 穩定性:穩定   實現: [cpp]   void insertSort(int arr[], int n)   {       for (int i = 1; i < n; i++)           if (arr[i] < arr[i - 1])           {               int j,t = arr[i];               for (j = i - 1; j >= 0 && arr[j] > t; j--)                   arr[j + 1] = arr[j];               arr[j + 1] = t;           }   }       選擇排序(Selection Sort):      基本思想為:“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後,再從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繼續尋找最小(大)元素,然後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類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畢。”類似於冒泡,也很容易理解,但它的交換次數明顯比冒泡少得多,n比較小的時候,選擇排序明顯比冒泡快。   復雜度: 最差時間復雜度:O(n^2) 最優時間復雜度:O(n^2) 平均時間復雜度:O(n^2) 穩定性:不穩定 為什麼是不穩定呢?看一個例子:對 4 5 6 4 2 3 進行選擇排序。 開始時,我們找到最小元素 2 並把它和第一個元素 4 交換,這時 序列變成 2 5 6 4 4 2 3,好像沒有問題是嗎?但是,現在,兩個 4 的位置和原來的位置相比已經改變了!所以說選擇排序時不穩定的。這點要注意,因為也許有時候會在你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導致一些問題。   實現: [cpp]  void selectionSort(int arr[], int n)   {       for (int i = 0; i < n; i++)       {           int index = i;           //找出最小元素的索引           for(int j = i+1;j < n;++j)           {               if(arr[index] > arr[j])                   index = j;           }           //把找到的最小元素和 arr[i] 交換           if(index != i)           {               int t = arr[index];               arr[index] = arr[i];               arr[i] = t;           }       }   }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程式師世界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