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師世界是廣大編程愛好者互助、分享、學習的平台,程序師世界有你更精彩!
首頁
編程語言
C語言|JAVA編程
Python編程
網頁編程
ASP編程|PHP編程
JSP編程
數據庫知識
MYSQL數據庫|SqlServer數據庫
Oracle數據庫|DB2數據庫
 程式師世界 >> 數據庫知識 >> MYSQL數據庫 >> 關於MYSQL數據庫 >> MySQL數據庫服務器端核心參數詳解和推薦配置

MySQL數據庫服務器端核心參數詳解和推薦配置

編輯:關於MYSQL數據庫
MySQL手冊上也有服務器端參數的解釋,以及參數值的相關說明信息,現針對我們大家重點需要注意、需要修改或影響性能 的服務器端參數,作其用處的解釋和如何配置參數值的推薦,此事情拖了不少時間,為方便大家幫忙糾錯(注:總是斷斷續續寫的,可能存在筆誤),先以文章的方 式發布到網站,後續確定沒問題,將會通過新浪微博的微盤提供PPT下載,方便學習和參考。
l lower_case_table_names
Linux或類Unix平台,對文件名稱大小寫敏感,也即對數據庫、表、存儲過程等對象名稱大小寫敏 感,為減少開發人員的開發成本,為此推薦大家設置該參數使對象名稱都自動轉換成小寫;
l max_connect_errors
max_connect_errors默認值為10,也即mysqld線程沒重新啟動過,一台物理服務器只要連接 異常中斷累計超過10次,就再也無法連接上mysqld服務,為此建議大家設置此值至少大於等於10W; 若異常中斷累計超過參數設置的值,有二種解決辦法,執行命令:FLUSH HOSTS;或者重新啟動mysqld服務;

l interactive_timeout and wait_timeout
u interactive_timeout
處於交互狀態連接的活動被服務器端強制關閉,而等待的時間,單位:秒;
u wait_timeout
與服務器端無交互狀態的連接,直到被服務器端強制關閉而等待的時間,此參數只對基於TCP/IP或基於 Socket通信協議建立的連接才有效,單位:秒;
u 推薦設置
interactive_timeout = 172800
wait_timeout = 172800
l transaction-isolation and binlog-format
u transaction-isolation
可供設置的值:READ-UNCOMMITTED、READ-COMMITTED、REPEATABLE-READ、
SERIALIZABLE,默認的值為: REPEATABLE-READ,事務隔離級別設置的不同,對二進制日志登記格
式影響非常大,詳細信息可見文章解讀MySQL事務的隔離級別和日志登記模式選擇技巧;
u binlog-format
復制的模式,可供設置的值:STATEMENT、ROW、MIXED(注:5.0.*只有命令行式復制),
5.1.*版本默認設置:MIXED;
u 推薦配置
① 只讀為主的業務應用場景
transaction-isolation = read-committed
binlog-format = mixed #5.1.*版本,5.0.*只能設置為 statement
① 非只讀為主的業務應用場景
transaction-isolation = repeatabled-read
binlog-format = mixed #5.1.*版本,5.0.*只能設置為 statement
l event_scheduler
事務調度默認是關閉狀態,也推薦源碼編譯的版本可不編譯進來,以及實際生產環境保持默認禁用 狀態,當真正需要用的時候,可以臨時打開,命令:SET GLOBAL event_scheduler=1;
l skip_external_locking
外部鎖,也即操作系統所實施的鎖,只對MyISAM引擎有效,且容易造成死鎖發生,為此我們一律禁用;
l innodb_adaptive_hash_index
InnoDB引擎會根據數據的訪問頻繁度,把表的數據逐漸緩到內存,若是一張表的數據大量緩存在 內存中,則使用散列索引(注:Hash Index)會更高效。InnoDB內有Hash Index機制,監控數據的訪 問情況,可以自動創建和維護一個Hash Index,以提供訪問效率,減少內存的使用;
l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
InnoDB主線程直接更新Innodb_buffer_pool_size中存在的數據,並且不實時刷回磁盤,而是等待 相關的處罰事件發生,則允許緩存空間的數據量不實時刷回磁盤的最大百分比。比例設置較小,有利於 減少mysqld服務出現問題的時候恢復時間,缺點則是需要更多的物理I/O,為此我們必須根據業務特點 和可承受范圍進行一個折中,一般范圍建議設置為5%~90%,像我們SNS游戲行業的寫非常厲害,綜合 各方面因素,設置為20%;
l innodb_commit_concurrency
含義:同一時刻,允許多少個線程同時提交InnoDB事務,默認值為0,范圍0-1000。
0 — 允許任意數量的事務在同一時間點提交;
N>0 — 允許N個事務在同一時間點提交;
注意事項:
① mysqld提供服務時,不許把 innodb_commit_concurrency 的值從0改為非0,或非0的值改為0;

② mysqld提供時,允許把 innodb_commit_concurrency 的值N>0改為M,且M>0;
l innodb_concurrency_tickets
含義:
同一時刻,能訪問InnoDB引擎數據的線程數,默認值為500,范圍1-4294967295。
補充說明:當訪問InnoDB引擎數據的線程數達到設置的上線,線程將會被放到隊列中,等待其他線程釋放ticket。
建議:
MySQL數據庫服務最大線程連接數參數max_connections,一般情況下都會設置在128-1024的范圍,再結合實際業務可能的最大事務並發度,innodb_concurrency_tickets保持默認值一般情況下足夠。
l innodb_fast_shutdown and innodb_force_recovery
innodb_fast_shutdown:
含義:設置innodb引擎關閉的方式,默認值為:1,正常關閉的狀態;
0 — mysqld服務關閉前,先進行數據完全的清理和插入緩沖區的合並操作,若是髒數據
較多或者服務器性能等因素,會導致此過程需要數分鐘或者更長時間;
1 — 正常關閉mysqld服務,針對innodb引擎不做任何其他的操作;
2 — 若是mysqld出現崩潰,立即刷事務日志到磁盤上並且冷關閉mysqld服務;沒有提交
的事務將會丟失,但是再啟動mysqld服務的時候會進行事務回滾恢復;
innodb_force_recovery:
含義:
mysqld服務出現崩潰之後,InnoDB引擎進行回滾的模式,默認值為0,可設置的值0~6;
提示:
只有在需要從錯誤狀態的數據庫進行數據備份時,才建議設置innodb_force_recovery的值大於0。 若是把此參數作為安全選項,也可以把參數的值設置大於0,防止InnoDB引擎的數據變更,設置不同值的作用:
0 — 正常的關閉和啟動,不會做任何強迫恢復操作;
1 — 跳過錯誤頁,讓mysqld服務繼續運行。跳過錯誤索引記錄和存儲頁,嘗試用
SELECT * INOT OUTFILE ‘../filename' FROM tablename;方式,完成數據備份;
2 — 阻止InnoDB的主線程運行。清理操作時出現mysqld服務崩潰,則會阻止數據恢復操作;
3 — 恢復的時候,不進行事務回滾;
4 — 阻止INSERT緩沖區的合並操作。不做合並操作,為防止出現mysqld服務崩潰。不計算
表的統計信息
5 — mysqld服務啟動的時候不檢查回滾日志:InnoDB引擎對待每個不確定的事務就像提交
的事務一樣;
6 — 不做事務日志前滾恢復操作;
推薦的參數組合配置:
innodb_fast_shutdown = 1
#若是機房條件較好可設置為0(雙路電源、UPS、RAID卡電池和供電系統穩定性)
innodb_force_recovery =0
#至於出問題的時候,設置為何值,要視出錯的原因和程度,對數據後續做的操作
l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含義:開辟一片內存用於緩存InnoDB引擎的數據字典信息和內部數據結構(比如:自適應HASH索引結構);
默認值:build-in版本默認值為:1M;Plugin-innodb版本默認值為:8M;
提示:若是mysqld服務上的表對象數量較多,InnoDB引擎數據量很大,且 innodb_buffer_pool_size的值設置 較大,則應該適當地調整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的值。若是出現緩存區的內存不足,則會直接向操作系統申請內存分 配,並且會向MySQL的error log文件寫入警告信息;
l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含義:開辟一片內存用於緩存InnoDB引擎表的數據和索引;
默認值:歷史默認值為:8M,現在版本默認值為:128M;
參數最大值:受限於CPU的架構,支持32位還是支持64位,另外還受限於操作系統為32位還是64位;
提示:
innodb_buffer_pool_size的值設置合適,會節約訪問表對象中數據的物理IO。官方手冊上建議專用 的數據庫服務器,可考慮設置為物理內存總量的80%,但是個人建議要看物理服務器的物理內存總量,以及考慮: 是否只使用InnoDB引擎、mysqld內部管理占用的內存、最大線程連接數和臨時表等因素,官方提供的80%值作為一個參考,舉而個例子方便大家作決 定(前提:物理服務器為mysqld服務專用,且只用InnoDB引擎,假設數據量遠大於物理內存):
1).內存配置:24G 則 innodb_buffer_pool_size=18G
1).內存配置:32G 則 innodb_buffer_pool_size=24G
出現下列哪些情況,則可以考慮減小innodb_buffer_pool_size的值:
1).出現物理內存的競爭,可能導致操作系統的分頁;
2).InnoDB預分配額外的內存給緩沖區和結構管理,當分配的總內存量超過innodb_buffer_pool_size值的10%;
3).地址空間要求必須為連續的,在windows系統有一個嚴重問題,DLL需要加載在特定的地址空間;
4).初始化緩沖區的時間消耗,與緩沖區的大小成正比。官方提供的數據 Linux X86 64位系統 初始化 innodb_buffer_pool_size=10G 大概需要6秒鐘;
l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AND sync_binlog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N:
N=0 – 每隔一秒,把事務日志緩存區的數據寫到日志文件中,以及把日志文件的數據刷新到磁盤上;
N=1 – 每個事務提交時候,把事務日志從緩存區寫到日志文件中,並且刷新日志文件的數據到磁盤上;

N=2 – 每事務提交的時候,把事務日志數據從緩存區寫到日志文件中;每隔一秒,刷新一次日志文件,但不一定刷新到磁盤上,而是取決於操作系統的調度;
sync_binlog = N:
N>0 — 每向二進制日志文件寫入N條SQL或N個事務後,則把二進制日志文件的數據刷新到磁盤上;
N=0 — 不主動刷新二進制日志文件的數據到磁盤上,而是由操作系統決定;
推薦配置組合:
N=1,1 — 適合數據安全性要求非常高,而且磁盤IO寫能力足夠支持業務,比如充值消費系統;
N=1,0 — 適合數據安全性要求高,磁盤IO寫能力支持業務不富余,允許備庫落後或無復制;
N=2,0或2,m(0<m<100) — 適合數據安全性有要求,允許丟失一點事務日志,復制架構的延遲也能接受;
N=0,0 — 磁盤IO寫能力有限,無復制或允許復制延遲稍微長點能接受,例如:日志性登記業務;
l innodb_file_per_table
啟用單表空間,減少共享表空間維護成本,減少空閒磁盤空間釋放的壓力。另外,大數據量情況下 的性能,也會有性能上的提升,為此建議大家使用獨立表空間 代替 共享表空間的方式;
l key_buffer_size
key_buffer_size只能緩存MyISAM或類MyISAM引擎的索引 數據,而innodb_buffer_pool_size不僅能緩存索引數據,還能緩存元數據,但是對於我們只使用InnoDB引擎的數據庫系統而言,此 參數值也不能設置過於偏小,因為臨時表可能會使用到此鍵緩存區空間,索引緩存區推薦:64M;
l query_cache_type and query_cache_size
n query_cache_type=N
N=0 —- 禁用查詢緩存的功能;
N=1 —- 啟用產訊緩存的功能,緩存所有符合要求的查詢結果集,除SELECT SQL_NO_CACHE.., 以及不符合查詢緩存設置的結果集外;
N=2 —- 僅僅緩存SELECT SQL_CACHE …子句的查詢結果集,除不符合查詢緩存設置的結果集外;
n query_cache_size
查詢緩存設置多大才是合理?至少需要從四個維度考慮:
① 查詢緩存區對DDL和DML語句的性能影響;
② 查詢緩存區的內部維護成本;
③ 查詢緩存區的命中率及內存使用率等綜合考慮
④ 業務類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程式師世界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