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師世界是廣大編程愛好者互助、分享、學習的平台,程序師世界有你更精彩!
首頁
編程語言
C語言|JAVA編程
Python編程
網頁編程
ASP編程|PHP編程
JSP編程
數據庫知識
MYSQL數據庫|SqlServer數據庫
Oracle數據庫|DB2數據庫
 程式師世界 >> 數據庫知識 >> 其他數據庫知識 >> 更多數據庫知識 >> SQL查詢入門(中篇)

SQL查詢入門(中篇)

編輯:更多數據庫知識

引言
在前篇文章中(SQL查詢入門(上篇),我對數據庫查詢的基本概念以及單表查詢做了詳細的解釋,本篇文章中,主要說明SQL中的各種連接以及使用范圍,以及更進一步的解釋關系代數法和關系演算法對在同一條查詢的不同思路。

多表連接簡介
在關系數據庫中,一個查詢往往會涉及多個表,因為很少有數據庫只有一個表,而如果大多查詢只涉及到一個表的,那麼那個表也往往低於第三范式,存在大量冗余和異常。

因此,連接(Join)就是一種把多個表連接成一個表的重要手段.

比如簡單兩個表連接學生表(Student)和班級(Class)表,如圖: 
   12

     進行連接後如圖:

     3

笛卡爾積
      笛卡爾積在SQL中的實現方式既是交叉連接(Cross Join)。所有連接方式都會先生成臨時笛卡爾積表,笛卡爾積是關系代數裡的一個概念,表示兩個表中的每一行數據任意組合,上圖中兩個表連接即為笛卡爾積(交叉連接)

      在實際應用中,笛卡爾積本身大多沒有什麼實際用處,只有在兩個表連接時加上限制條件,才會有實際意義,下面看內連接

內連接
      如果分步驟理解的話,內連接可以看做先對兩個表進行了交叉連接後,再通過加上限制條件(SQL中通過關鍵字on)剔除不符合條件的行的子集,得到的結果就是內連接了.上面的圖中,如果我加上限制條件

      對於開篇中的兩個表,假使查詢語句如下: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SELECT *
  FROM [Class] c
       inner join
       [Student] s
       on c.ClassID=s.StudentClassID

  可以將上面查詢語句進行分部理解,首先先將Class表和Student表進行交叉連接,生成如下表:
5

     然後通過on後面的限制條件,只選擇那些StudentClassID和ClassID相等的(上圖中劃了綠色的部分),最終,得到選擇後的表的子集

     4

當然,內連接on後面的限制條件不僅僅是等號,還可以使用比較運算符,包括了>(大於)、>=(大於或等於)、<=(小於或等於)、<(小於)、!>(不大於)、!<(不小於)和<>(不等於)。當然,限制條件所涉及的兩個列的數據類型必須匹配.

對於上面的查詢語句,如果將on後面限制條件由等於改為大於: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SELECT *
FROM [Class] c
inner join
[Student] s
on c.ClassID>s.StudentClassID

則結果從第一步的笛卡爾積中篩選出那些ClassID大於StudentClassID的子集:

6

雖然上面連接後的表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但這裡僅僅作為DEMO使用:-)

關系演算
上面笛卡爾積的概念是關系代數中的概念,而我在前一篇文章中提到還有關系演算的查詢方法.上面的關系代數是分布理解的,上面的語句推導過程是這樣的:“對表Student和Class進行內連接,匹配所有ClassID和StudentClassID相等行,選擇所有的列”

而關系演算法,更多關注的是我想要什麼,比如說上面同樣查詢,用關系演算法思考的方式是“給我找到所有學生的信息,包括他們的班級信息,班級ID,學生ID,學生姓名”

用關系演算法的SQL查詢語句如下: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SELECT *
FROM [Class] c
,
[Student] s
where c.ClassID=s.StudentClassID

當然,查詢後返回的結果是不會變的:

4 
外連接
假設還是上面兩個表,學生和班級.我在學生中添加一個名為Eric的學生,但出於某種原因忘了填寫它的班級ID:
7 2

當我想執行這樣一條查詢:給我取得所有學生的姓名和他們所屬的班級: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程式師世界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