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師世界是廣大編程愛好者互助、分享、學習的平台,程序師世界有你更精彩!
首頁
編程語言
C語言|JAVA編程
Python編程
網頁編程
ASP編程|PHP編程
JSP編程
數據庫知識
MYSQL數據庫|SqlServer數據庫
Oracle數據庫|DB2數據庫
 程式師世界 >> 編程語言 >> .NET網頁編程 >> ASP.NET >> ASP.NET基礎 >> ASP.NET組件System.Web.Optimization原理及緩存問題詳解

ASP.NET組件System.Web.Optimization原理及緩存問題詳解

編輯:ASP.NET基礎

1】開篇介紹

這篇文章將簡單的分析一下有關靜態文件捆綁的ASP.NET組件System.Web.Optimization的運行原理及基本的緩存問題:

在我們的項目裡面充斥著很多靜態文件,為了追求模塊化、插件化很多靜態文件都被設計成模塊的方式或者被分解,在需要的時候在通過組合的方式在UI層上使用;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文件多了會影響浏覽器加載頁面的速度,而且由於浏覽器的並發限制,對於並行的請求不是無限制的,所以捆綁靜態文件的功能就產生;其實在以前,IIS還沒有集成管道模型的時候我們只能通過動態資源的方式進行輸出,也就是我們經常在*aspx頁面裡看見很多*.axd結尾的請求,當然多數情況下是配合ASP.NETAJAX用來輸出動態JS、HTMDOM、CSS用的;

最新的IIS已經很好的集成了ASP.NET管道模型,也就是說我們完全可以通過ASP.NET本身的擴展來控制所有經過IIS的請求,包括靜態文件,所以讓捆綁靜態文件成為了可能;

下面我們將分析一下System.Web.Optimization組件的基本運行原理,它是如何動態加載的,如何控制緩存的;

2】System.Web.Optimization 組件

每當我們新建一個ASP.NETMVC4站點的時候都會在~/App_Start目錄下有一個BundleConfig.cs的啟動文件,當然創建其他的ASP.NET4.0及4.0以上的項目也會有;

我第一次看見這個文件實在讓我困惑,所以我打算簡單的分析一下,知道其基本原理;

代碼是一個靜態方法,然後傳入一個BundleCollection集合對象,其實就是Bundle對象的集合,然後通過向集合內部注冊多個Bundle;每個Bundle對應著多個靜態文件,可以想象成就是鍵值對集合;通過後面的Include方法包含N多個靜態文件,這裡的靜態文件路徑可以是符合特定規則的字符串,由它內部去計算;

這是注冊階段,然後就是使用階段,使用階段很簡單只要我們通過我們注冊的Key字符串就能直接引用這些靜態文件列表;

我們只要關注Styles.Render、Scripts.Render兩個方法,這兩個方法是想頁面注入之前在後台配置的靜態文件列表;這樣我們在客戶端看見的就是被捆綁過後的文件集合了;

文件的連接地址已經是被捆綁過後的地址了,這個地址就是我們在之前注冊的時候用的key,後面它需要這個key去獲取value 靜態文件列表;要想你的捆綁起效果需要在注冊的時候加上一段:BundleTable.EnableOptimizations = true;代碼,意思是說開啟捆綁,如果不開啟捆綁則默認在調試環境裡將不起效果,因為System.Web.Optimization使用了默認捆綁策略,如果是在Debug模式下,將不啟用捆綁,如果你人為的設置了將覆蓋默認設置;

使用就是這些,下面我們需要搞懂它是如何運行的,要了解一下它的基本原理;

3】System.Web.Optimization 組件基本原理

既然IIS集成了管道模型,那麼我們肯定是能找到對應的HttpModule的,為了節省時間我就不去下載源碼了,我們直接用反編譯工具看一下;

這就是Bundle的HttpModule,它只用來處理
Bundle的連接地址,雖然它在HTTP的管道中;找到它就好順籐摸瓜了,但是奇怪的是我在Web.config裡沒有發現它的配置信息,奇怪了,難道它還跑去系統文件改,當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一時還想不起能有什麼辦法動態注冊,提起動態注冊突然有了思路,好像有一個Assembly級別的特性用來注冊Application_Start啟動時候的前置代碼,會在Application啟動之前執行,來看一下;

果然藏著這裡呢,它注冊了一個PreApplicationStartCode靜態類,使用Start方法啟動;

這段代碼很簡單,先判斷有沒有執行過注冊,如果沒有就執行動態注冊,這個動態注冊組件是.NETFramework自帶的,在Microsoft.Web.Infrastructure裡面只不過屬於平台相關的,跟ASP.NET沒有直接關系,我們可以用Microsoft.Web.Infrastructure來開發自己的WEB組件;這裡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靜態方法也要加判斷呢,不是只會執行一次嗎,因為靜態方法的執行是不受控制的,所以如果不加判斷很有可能會注冊多次,出於嚴謹考慮還是加上;

現在基本上我們已經找到源頭了,服務端這裡我們先放一下,對於客戶端的疑問很多,它既然幫我們捆綁了,那麼緩存是如何處理的,也就是說它的輸出緩存有沒有設置,如果設置了不是有問題;

【客戶端緩存相關】

為了很好的了解請求之間的信息,我們用Fiddler監聽一下;

我們看見它的Cache部分是用了If-Modified-Since來表示本地的文件的最後一次修改,這樣是為了能夠讓服務器去驗證文件是否改動,如果沒有改動服務器的響應狀態碼為304,說明Bundle在輸出的時候並沒有設置對這個文件進行客戶端強制緩存,我們通過Pragma: no-cache頭也能看出來了;

那麼我們得出結論,所有Bundle出來的文件都不可能直接緩存在浏覽器中,每次都會帶上Cache段If-Modified-Since去驗證服務器的文件版本;剛好這裡我們可以跟動態輸出的靜態文件地址的後面的參數對上了;

比如:

/Content/css?v=ZPnWVRT3c0yyrVDPmI-xkJuhBdJfQsL3A0K5C9WTOk01

這個鏈接後面的v參數是表示當前Bundle後虛擬文件的版本,如果我們在服務器上把文件修改了之後那麼這個文件的If-Modified-Since驗證就失敗了,會生成新的版本號作為連接的參數;我們來看一下,心裡踏實;

我加了一個width:auto的style,那麼這個時候我刷新客戶端應該是不會再有304出現了;

顯然/Content/css?v=doYFOk3BdOYWDIRbQ7juV6eQdlJAu6RtC0G13El7X041 文件的版本變了,那麼Response也不應該是304了;

如果靜態文件的版本號發生改變,根本就不會帶上 If-Modified-Since,這個是用在每次進行進行Post是用來驗證的;其實意思就是說如果沒有IIS集成模式那麼捆綁文件的方式只能改變靜態文件的文件名;

4】擴展自定義類型靜態文件

Bundle對象是所有需要捆綁文件的基類,如果我們需要擴展一些靜態文件,如一些特定領域的靜態文件,我們可以直接繼承這個類;

【XML文件的緩存】

擴展XML文件很簡單,我們只需要繼承一下Bundle對象,所有關於動態生成URL都有專門的對象處理,我們來看下代碼;

public class XmlBundle : Bundle
 {
 public XmlBundle(string path) : base(path) { }
 }
 public static class XmlBundleRender
 {
 public static IHtmlString Render(string path)
 {
  BundleResolver bundle = new BundleResolver(BundleTable.Bundles);
  return new HtmlString(
  string.Format(@"<link href=""{0}"" rel=""stylesheet""/>", bundle.GetBundleUrl(path)));
 }
 }

首先我們需要一個繼承自Bundle對象的XmlBundle,用來表示我們所有將要傳輸的XML文件捆綁容器,然後我們需要一個靜態方法用來注冊捆綁後的URL;

這個URL的生成有專門的BundleResolver對象來完成,我們只需要傳入所有的BundleCollection對象,我這裡為了能在浏覽器中測試所以寫了一段stylesheet類型的link;這樣我們就能直接在我們需要的地方直接使用了,我在index視圖中引用:@MvcApplication4.Seed.XmlBundleRender.Render("~/custom/xml");是不是很簡單,這樣我們就能對所有想控制捆綁的文件進行捆綁,只需要繼承加簡單的靜態方法輔助;

我們來看一下我們的XML文件是否具有所有緩存特性;

第一次請求沒有加If-Modified-Since段,返回的內容是一個簡單的<model>222</model> 測試簡單,現在我們看它是否在下一次不改變內容的情況下使用緩存;

在我們預料之中,使用了緩存數據,下面我們需要把服務器上的XML文件進行修改,將222改成243454637看是否自動刷新本地緩存也就是說不會是304返回狀態;

也刷新緩存,符合理論根據,正確的返回了我們修改後的值;

結:其實HTTP不僅僅用在浏覽器中,會有很多使用HTTP的場合,所以我們能很好的將這種功能用來捆綁一些圖片、文字等多種場合中,確實是個不錯的組件;文章結束,謝謝;

作者:王清培

出處:http://www.cnblogs.com/wangiqngpei557/

本文版權歸作者和博客園共有,歡迎轉載,但未經作者同意必須保留此段聲明,且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給出原文連接,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程式師世界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