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師世界是廣大編程愛好者互助、分享、學習的平台,程序師世界有你更精彩!
首頁
編程語言
C語言|JAVA編程
Python編程
網頁編程
ASP編程|PHP編程
JSP編程
數據庫知識
MYSQL數據庫|SqlServer數據庫
Oracle數據庫|DB2數據庫
 程式師世界 >> 編程語言 >> C語言 >> C++ >> C++入門知識 >> 拓撲排序(二)之 C++詳解

拓撲排序(二)之 C++詳解

編輯:C++入門知識

拓撲排序介紹 拓撲排序(Topological Order)是指,將一個有向無環圖(Directed Acyclic Graph簡稱DAG)進行排序進而得到一個有序的線性序列。   這樣說,可能理解起來比較抽象。下面通過簡單的例子進行說明!  例如,一個項目包括A、B、C、D四個子部分來完成,並且A依賴於B和D,C依賴於D。現在要制定一個計劃,寫出A、B、C、D的執行順序。這時,就可以利用到拓撲排序,它就是用來確定事物發生的順序的。   在拓撲排序中,如果存在一條從頂點A到頂點B的路徑,那麼在排序結果中B出現在A的後面。     拓撲排序的算法圖解 拓撲排序算法的基本步驟:   1. 構造一個隊列Q(queue) 和 拓撲排序的結果隊列T(topological);  2. 把所有沒有依賴頂點的節點放入Q;  3. 當Q還有頂點的時候,執行下面步驟:  3.1 從Q中取出一個頂點n(將n從Q中刪掉),並放入T(將n加入到結果集中);  3.2 對n每一個鄰接點m(n是起點,m是終點);  3.2.1 去掉邊<n,m>;  3.2.2 如果m沒有依賴頂點,則把m放入Q;  注:頂點A沒有依賴頂點,是指不存在以A為終點的邊。       以上圖為例,來對拓撲排序進行演示。       第1步:將B和C加入到排序結果中。      頂點B和頂點C都是沒有依賴頂點,因此將C和C加入到結果集T中。假設ABCDEFG按順序存儲,因此先訪問B,再訪問C。訪問B之後,去掉邊<B,A>和<B,D>,並將A和D加入到隊列Q中。同樣的,去掉邊<C,F>和<C,G>,並將F和G加入到Q中。      (01) 將B加入到排序結果中,然後去掉邊<B,A>和<B,D>;此時,由於A和D沒有依賴頂點,因此並將A和D加入到隊列Q中。      (02) 將C加入到排序結果中,然後去掉邊<C,F>和<C,G>;此時,由於F有依賴頂點D,G有依賴頂點A,因此不對F和G進行處理。  第2步:將A,D依次加入到排序結果中。      第1步訪問之後,A,D都是沒有依賴頂點的,根據存儲順序,先訪問A,然後訪問D。訪問之後,刪除頂點A和頂點D的出邊。  第3步:將E,F,G依次加入到排序結果中。   因此訪問順序是:B -> C -> A -> D -> E -> F -> G     拓撲排序的代碼說明 拓撲排序是對有向無向圖的排序。下面以鄰接表實現的有向圖來對拓撲排序進行說明。   1. 基本定義   復制代碼 #define MAX 100 // 鄰接表 class ListDG {     private: // 內部類         // 鄰接表中表對應的鏈表的頂點         class ENode         {             int ivex;           // 該邊所指向的頂點的位置             ENode *nextEdge;    // 指向下一條弧的指針             friend class ListDG;         };           // 鄰接表中表的頂點         class VNode         {             char data;          // 頂點信息             ENode *firstEdge;   // 指向第一條依附該頂點的弧             friend class ListDG;         };       private: // 私有成員         int mVexNum;             // 圖的頂點的數目         int mEdgNum;             // 圖的邊的數目         VNode *mVexs;            // 圖的頂點數組       public:         // 創建鄰接表對應的圖(自己輸入)         ListDG();         // 創建鄰接表對應的圖(用已提供的數據)         ListDG(char vexs[], int vlen, char edges[][2], int elen);         ~ListDG();           // 深度優先搜索遍歷圖         void DFS();         // 廣度優先搜索(類似於樹的層次遍歷)         void BFS();         // 打印鄰接表圖         void print();         // 拓撲排序         int topologicalSort();       private:         // 讀取一個輸入字符         char readChar();         // 返回ch的位置         int getPosition(char ch);         // 深度優先搜索遍歷圖的遞歸實現         void DFS(int i, int *visited);         // 將node節點鏈接到list的最後         void linkLast(ENode *list, ENode *node); }; 復制代碼 (01) ListDG是鄰接表對應的結構體。 mVexNum是頂點數,mEdgNum是邊數;mVexs則是保存頂點信息的一維數組。  (02) VNode是鄰接表頂點對應的結構體。 data是頂點所包含的數據,而firstEdge是該頂點所包含鏈表的表頭指針。  (03) ENode是鄰接表頂點所包含的鏈表的節點對應的結構體。 ivex是該節點所對應的頂點在vexs中的索引,而nextEdge是指向下一個節點的。   2. 拓撲排序   復制代碼 /*  * 拓撲排序  *  * 返回值:  *     -1 -- 失敗(由於內存不足等原因導致)  *      0 -- 成功排序,並輸入結果  *      1 -- 失敗(該有向圖是有環的)  */ int ListDG::topologicalSort() {     int i,j;     int index = 0;     int head = 0;           // 輔助隊列的頭     int rear = 0;           // 輔助隊列的尾     int *queue;             // 輔組隊列     int *ins;               // 入度數組     char *tops;             // 拓撲排序結果數組,記錄每個節點的排序後的序號。     ENode *node;       ins   = new int[mVexNum];     queue = new int[mVexNum];     tops  = new char[mVexNum];     memset(ins, 0, mVexNum*sizeof(int));     memset(queue, 0, mVexNum*sizeof(int));     memset(tops, 0, mVexNum*sizeof(char));       // 統計每個頂點的入度數     for(i = 0; i < mVexNum; i++)     {         node = mVexs[i].firstEdge;         while (node != NULL)         {             ins[node->ivex]++;             node = node->nextEdge;         }     }       // 將所有入度為0的頂點入隊列     for(i = 0; i < mVexNum; i ++)         if(ins[i] == 0)             queue[rear++] = i;          // 入隊列       while (head != rear)                // 隊列非空     {         j = queue[head++];              // 出隊列。j是頂點的序號         tops[index++] = mVexs[j].data;  // 將該頂點添加到tops中,tops是排序結果         node = mVexs[j].firstEdge;      // 獲取以該頂點為起點的出邊隊列           // 將與"node"關聯的節點的入度減1;         // 若減1之後,該節點的入度為0;則將該節點添加到隊列中。         while(node != NULL)         {             // 將節點(序號為node->ivex)的入度減1。             ins[node->ivex]--;             // 若節點的入度為0,則將其"入隊列"             if( ins[node->ivex] == 0)                 queue[rear++] = node->ivex;  // 入隊列               node = node->nextEdge;         }     }       if(index != mVexNum)     {         cout << "Graph has a cycle" << endl;         delete queue;         delete ins;         delete tops;         return 1;     }       // 打印拓撲排序結果     cout << "== TopSort: ";     for(i = 0; i < mVexNum; i ++)         cout << tops[i] << " ";     cout << endl;       delete queue;     delete ins;     delete tops;       return 0; } 復制代碼 說明:  (01) queue的作用就是用來存儲沒有依賴頂點的頂點。它與前面所說的Q相對應。  (02) tops的作用就是用來存儲排序結果。它與前面所說的T相對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程式師世界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