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師世界是廣大編程愛好者互助、分享、學習的平台,程序師世界有你更精彩!
首頁
編程語言
C語言|JAVA編程
Python編程
網頁編程
ASP編程|PHP編程
JSP編程
數據庫知識
MYSQL數據庫|SqlServer數據庫
Oracle數據庫|DB2數據庫
 程式師世界 >> 編程語言 >> C語言 >> C++ >> C++入門知識 >> boost 庫 enable_shared_from_this 實現原理分析

boost 庫 enable_shared_from_this 實現原理分析

編輯:C++入門知識

使用情景:當類對象被 shared_ptr 管理時,需要在類自己定義的函數裡把當前類對象作為參數傳給其他函數時,這時需要傳遞一個 shared_ptr ,否則就不能保持 shared_ptr 管理這個類對象的語義(因為有一個 raw pointer 指向這個類對象,而 shared_ptr 對類對象的這個引用沒有計數,很有可能 shared_ptr 已經把類對象資源釋放了,而那個調用函數還在使用類對象——顯然,這肯定會產生錯誤)。     很好奇這個模板類的實現。     先看看怎麼使用:     對一個類 A ,當我們希望使用 shared_ptr 來管理其類對象時,而且需要在自己定義的函數裡把類對象 shared_ptr (為什麼不用普通指針,當我們使用智能指針管理資源時,必須統一使用智能指針,而不能在某些地方使用智能指針某些地方使用 raw pointer ,否則不能保持智能指針的語義,從而產生各種錯誤)傳給其他函數時,可以讓類 A 從 enable_shared_from_this 繼承:     class A : public boost::enable_shared_from_this<A> { };     然後在類 A 中需要傳遞類對象本身 shared_ptr 的地方使用 shared_from_this 函數來獲得指向自身的 shared_ptr 。     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     http://www.boost.org/doc/libs/1_39_0/doc/html/boost_asio/tutorial/tutdaytime3/src.html     另《Beyond the C++ Standard Library》 shared_ptr 節也有很簡單明了的例子。     實現原理:     首先要考慮的是:在類對象本身當中不能存儲類對象本身的 shared_ptr ,否則類對象 shared_ptr 永遠也不會為0了,從而這些資源永遠不會釋放,除非程序結束。     其次:類對象肯定是外部函數通過某種機制分配的,而且一經分配立即交給 shared_ptr 管理(再次強調一遍:給 shared_ptr 管理的資源必須在分配時交給 shared_ptr ),而且以後凡是需要共享使用類對象的地方必須使用這個 shared_ptr 當作右值來構造產生或者拷貝產生另一個 shared_ptr 從而達到共享使用的目的。     有了以上兩點的限制,要實現我們的目標(即在類對象內部使用類對象的 shared_ptr )有以下兩種方案:     1、類對象的外部 shared_ptr 作為函數參數傳給類的需要引用類對象自身的函數——顯然,這種方法很丑陋,而且並不是所有的情況都可行(如在外部 shared_ptr 不可見的作用域中就不行);     2、類對象自身存儲某種信息,在需要自身 shared_ptr 時來產生一個臨時的 shared_ptr 。     顯然,第2種方法更優雅(對於用戶來說),關鍵是信息怎麼存儲?     對了, weak_ptr !     實際上, boost 中就是這樣實現的。     但現在的問題是:何時初始化這個 weak_ptr ?因為類對象生成時還沒有生成相應的用來管理這個對象的 shared_ptr 。     boost 1.39.0 中是這樣實現的:     首先生成類 A :會依次調用 enable_shared_from_this 的構造函數(定義為 protected ),以及類 A 的構造函數。在調用 enable_shared_from_this 的構造函數時,會初始化定義在 enable_shared_from_this 中的 weak_ptr (調用其默認構造函數),這時這個 weak_ptr 是無效的(或者說不指向任何對象)。     接著:外部程序會把指向類 A 對象的指針作為初始化參數來初始化一個 shared_ptr 。     現在來看看 shared_ptr 是如何初始化的, shared_ptr 定義了如下構造函數:     template<class Y>     explicit shared_ptr( Y * p ): px( p ), pn( p )      {         boost::detail::sp_enable_shared_from_this( this, p, p );     }     裡面調用了  boost::detail::sp_enable_shared_from_this :     template< class X, class Y, class T >  inline void sp_enable_shared_from_this( boost::shared_ptr<X> const * ppx,  Y const * py, boost::enable_shared_from_this< T > const * pe ) {     if( pe != 0 )     {         pe->_internal_accept_owner( ppx, const_cast< Y* >( py ) );     } }     裡面又調用了 enable_shared_from_this 的 _internal_accept_owner :     template<class X, class Y> void _internal_accept_owner( shared_ptr<X> const * ppx, Y * py ) const     {         if( weak_this_.expired() )         {             weak_this_ = shared_ptr<T>( *ppx, py );         }     }     而在這裡對 enable_shared_from_this 的成員 weak_ptr 進行拷貝賦值,使得整個 weak_ptr 作為類對象  shared_ptr 的一個觀察者。     這時,當類對象本身需要自身的 shared_ptr 時,就可以從這個 weak_ptr 來生成一個了。     原來如此。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程式師世界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