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師世界是廣大編程愛好者互助、分享、學習的平台,程序師世界有你更精彩!
首頁
編程語言
C語言|JAVA編程
Python編程
網頁編程
ASP編程|PHP編程
JSP編程
數據庫知識
MYSQL數據庫|SqlServer數據庫
Oracle數據庫|DB2數據庫
您现在的位置: 程式師世界 >> 編程語言 >  >> 更多編程語言 >> Python

Python 數據處理數據挖掘(七):K-Means聚類算法

編輯:Python

聲明:本文為學習筆記,侵權刪

一、一些基本概念

K-Means是非監督學習的聚類算法,將一組數據分為K類(或者叫簇/cluster),每個簇有一個質心(centroid),同類的數據是圍繞著質心被分類的。數據被分為了幾類就有幾個質心。

算法步驟:

1、先從原始數據集中隨機選出K個數據,作為K個質心。

2、將剩余的數據分配到與之最相似的的質心的那個簇裡。

3、第一次分類完成後,計算每個簇內樣本的均值,並根據這個均值生成新的質心

4、重復2,3步,直至質心的變化距離小於某個值(主觀設定),如果質心始終沒法穩定下來,也可以設定一個最大迭代次數,即使質心仍不穩定一樣會跳出循環。

解釋:

如何判斷數據間的相似性?

K-Means算法判斷數據間的相似性的標准是歐氏距離(可以簡單理解為中學裡學的點到點之間的距離公式)。每個數據可以看做一個點,一個數據可以由多個維度組成(比如能不能考研上岸可以由:智商、努力、運氣決定,智商、努力、運氣都可以量化成數字,於是可以想象X軸是智商,Y軸是努力,Z軸是運氣,這樣能否考研上岸就可以變成三維坐標裡的一個點了)。OK,現在數據變成坐標系裡的點了,就可以計算歐氏距離了。歐氏距離越小,兩個數據點越相似。

怎麼計算每個簇內樣本的均值?

每個軸上的數據分別算平均值,然後生成一個新的點:X軸的數據算平均值,Y軸的數據算平均值以此類推。新點的坐標:(mean(X),mean(Y),mean(Z)...)

如何判斷結果的優劣?

這裡主要討論簇內誤差平方和(SSE),簡單來說:SSE=一個簇內所有點到質心的距離之和。SSE越小,效果通常更好。當然,SSE不能作為唯一的判定標准,因為SSE只考慮了簇內樣本的相關性,並未考慮簇與簇之間的相關性。同時如果K值設定得過大,分了太多的簇,一個簇裡總共沒幾個樣本,那SSE當然就更小,但這並不代表分類效果更好。

同一組數據重復多次K-Means算法,做出來的結果是一樣的嗎?

不是,因為初始的質心是隨即的,所以最終結果會有一定的隨機性,但大體上是一樣的。

二、實踐

回憶一下之前做RFM分類中,將用戶分為8大類。RFM分類有一個缺陷就是:分類的標准是主觀的,因此對分類標准很難做到客觀准確。而使用K-Means就會彌補這個缺陷。

這裡用的數據集還是做RFM的那個。

 在使用K-Means的時候,還是選擇R(最近一次消費至今的時間間隔),F(消費次數),M(消費總金額)三組數據最為用戶分類的指標。

三組數據如下:

 產生一個問題

R,F,M作為坐標點,描述一個數據點,但是在K-Means中要計算數據點之間的距離來判斷不同數據點的相似性。如果用原數據(如上圖),計算距離的時候,M(消費總金額)對距離的影響太大了,進而導致模型效果不好(因為M數值很大,在計算數據點之間的歐式距離的時候,F,M在其中的作用就微乎其微,這是不理想的。舉個例子:用戶A只消費了1次,且消費時間距今20天,但金額巨大,有100萬;用戶B消費了100次,且最近一次消費距今5天,消費總金額也很大,共99萬。計算A,B的相似性的時候,幾乎只有M在起作用,因此可能就把A,B分為一類的,但很明顯,A是暴發戶,B是回頭客,明顯不是一類人嘛)。為了消除某個數據特別大/特別小而影響模型,我們需要對數據標准化處理(Normalization)。

數據標准化:把范圍較大的數據限制到一個某一特定區間內。最常見的也是本例中用的標准化方法就是將值限制到均值為0,方差為1的正態分布中:  。好處有很多,就不一一贅述了。

#normalization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scaler = StandardScaler()
x_normalization = scaler.fit_transform(x)
x_df = pd.DataFrame(x_normalization,columns=x.columns,index=x.index)
print(x_normalization)
print(x_df)

 很明顯,通過數據標准化,各項數值之間的差距變小了很多,因此模型也能更好得訓練。

搭建K-Means模型並訓練:

先按著之前做RFM模型的預想,將用戶分為8類: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KMeans_model = KMeans(n_clusters=8,random_state = 1)
KMeans_model.fit(x_normalization)
#質心
print(KMeans_model.cluster_centers_)
#每個樣本的標簽
print(KMeans_model.labels_)
#SSE
print(KMeans_model.inertia_)

 

二維數組表示8個質心的坐標(R,F,M)。

一維數組表示每個樣本被分到了哪一類

最後的22651表示SSE

從RFM的角度來說,這樣就分類成功了。但又有一個問題:

真的需要分成8類嗎?是不是分的太細了?

這麼問了,當然是不需要分為8類的,但為什麼呢?因為:在做K-Means的時候,需要遵從肘部法則

肘部法則

肘部法則:在K-Means算法的時候,取不同的K值,計算出對應的SSE,繪制折線圖,會出現一個K值K_,當K<K_時,SSE下降幅度很大,K≥K_時,SSE的下降幅度趨於平緩。

意義:SSE下降很大時,說明新增的每一個類對降低SSE都有顯著效果,也就是說,新增的這個類是必要的。反之,則說明新增的類沒啥大用了。

我們可以畫出本例中,K取不同值時候的SSE的變化情況: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K≥4的時候(分成4類及以上的時候),SSE的下降已經不明顯了,而K<3的時候SSE下降明顯,因此選用K=3訓練模型,並畫出對應的3D散點圖.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mpl_toolkits.mplot3d import Axes3D
labels = KMeans_model.labels_
fig = plt.figure()
ax = Axes3D(fig)
color = ["dodgerblue", "seagreen", "lightcoral"]
for i in range(3):
#獲取分到的類是類i的所有數據
d = x[labels == i]
ax.scatter(d["Recency"], d["訂單數量"], d["消費總金額"], color=color[i], label=f"type{i}")
ax.set_xlabel("R")
ax.set_ylabel("F")
ax.set_zlabel("M")
# 使用plt.legend()函數展示圖例
plt.legend()
# 展示圖像
plt.show()

 

 


  1. 上一篇文章:
  2. 下一篇文章:
Copyright © 程式師世界 All Rights Reserved